苏州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工作,曾一度卡在 “材料选择” 的关键环节 —— 作为江南现存最完整的古街区,其 42 栋苏式民居修缮既需还原 “青灰莱姆石” 的古朴肌理,又要扛住夏季湿热、冬季湿冷的气候考验,还得契合 “白墙黛瓦” 的整体风貌。
蓝翠鸟莱姆石凭借产品硬实力打破壁垒,不仅助力街区完成风貌焕新,更在长三角古建保护领域打开了品牌知名度。
平江路保留着 130 余栋明清砖木结构建筑,此次修缮聚焦中段 42 栋典型苏式民居。苏州年均湿度超 75%,梅雨季长达 20-30 天,冬季最低温约 - 2℃,对材料的防潮、防霉、耐候性要求极高;同时,“白墙黛瓦” 的街区基调,也要求材料色彩不能偏离传统青灰色系。这些严苛需求,本是蓝翠鸟莱姆石的优势所在,但因品牌此前在苏州市场曝光度低,项目初期招标阶段,产品直接被排除在备选名单外,知名度局限成为最大阻碍。
蓝翠鸟莱姆石的核心竞争力,正源于 “古建肌理还原”“防潮防霉”“色彩适配性” 三大特性,恰好精准匹配平江路项目的所有需求,为突破知名度瓶颈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为打破项目方对品牌的陌生感,蓝翠鸟莱姆石传统肌理还原优势,主动对接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与项目指挥部,在街区内设立临时展示馆。馆内陈列的样板针对性适配苏式民居不同部位:山墙采用 “手工批刮 + 干刷做旧” 工艺,呈现粗粒青灰肌理;门庭、窗套则用 “薄层罩面 + 肌理压印” 技术,展现细腻纹路。现场与百年古建墙面比对,肌理还原度高达 97%,成功获得文物专家认可,跻身竞标名单。
针对苏州高湿易发霉的气候痛点,蓝翠鸟莱姆石防潮防霉性能优势。国家检测报告显示,其 “无机矿物基 + 防霉因子” 配方,在 28℃、95% 湿度的模拟梅雨季环境中测试 60 天,无任何霉斑,防潮等级达最高标准;微孔结构还能快速排出墙体水汽,避免涂层起泡剥落。项目团队选取一栋清代民居山墙试涂,历经梅雨季与夏季多雨天气,涂层始终干燥洁净,而相邻未修缮墙面已出现明显霉点与剥落,项目方最终确定蓝翠鸟为 3800 平方米外墙材料的独家供应商。
同时,蓝翠鸟莱姆石色彩适配性则完美融入平江路风貌。团队专门定制 “浅灰青” 与 “深灰青” 两种色调:“浅灰青” 用于山墙,与白墙形成柔和过渡;“深灰青” 适配门庭、窗套,呼应黛瓦色彩;再通过高温锁色工艺,使色彩保留率达 96%,有效抵御夏季日照导致的泛黄。苏州市规划局巡查时,特别认可其与街区整体色调的融合度。
项目完工后,42 栋苏式民居的肌理与色彩精准还原古建风貌,与河道、石桥相映成趣,吸引大量游客打卡,更被列为 “苏式古建修缮示范案例”。无锡、常州等地的古建保护团队纷纷前来考察,杭州清河坊、南京老门东等项目也主动联系蓝翠鸟寻求合作。
借助平江路项目,蓝翠鸟莱姆石以 “古建肌理还原” 破局、“防潮防霉” 赢信任、“色彩适配性” 贴需求,成功从 “陌生品牌” 转变为 “苏式古建修缮优选”。此后,其在长三角古建修缮市场的订单量大幅增长,为进一步开拓全国江南水乡改造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蓝翠鸟莱姆石突围知名度瓶颈,赋能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修缮焕新 留言探讨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立场。文明发帖违者必究!